【紧锣密鼓国语辞典】“紧锣密鼓”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进行得非常紧张、迅速且有条不紊。它原本出自古代的戏曲表演,指的是在演出前敲锣打鼓,表示即将开始,后来引申为做事节奏紧凑、动作迅速。
在现代汉语中,“紧锣密鼓”不仅用于描述工作或活动的节奏,也常用于新闻报道、社会动态等语境中,表达某种事件正在快速推进的状态。
为了更好地理解“紧锣密鼓”这一成语的用法和含义,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解析与相关词汇的整理: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用法示例 |
紧锣密鼓 | jǐn luó mì gǔ | 比喻做事节奏快、行动迅速、准备充分 | “政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新政策。” |
紧张 | jǐn zhāng | 精神处于高度集中或不安状态 | “会议进行得非常紧张。” |
迅速 | xùn sù | 快速、不拖延 | “项目进展迅速。” |
节奏 | jié zòu | 事物发展的速度和顺序 | “整个计划的节奏很紧凑。” |
推进 | tuī jìn | 促使事情向前发展 | “公司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新项目。” |
二、常见搭配与使用场景
搭配 | 使用场景 | 示例 |
紧锣密鼓地推进 | 描述一项任务或计划正在积极展开 | “企业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市场拓展。” |
紧锣密鼓地筹备 | 表示某项活动或事件正在紧张准备中 | “婚礼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
紧锣密鼓地开展 | 多用于政策、项目、活动等的启动阶段 | “政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环保整治工作。”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对比
词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紧锣密鼓 | 快马加鞭、雷厉风行 | 松松垮垮、慢条斯理 |
紧张 | 焦虑、急迫 | 安静、从容 |
迅速 | 快速、飞快 | 缓慢、迟缓 |
四、总结
“紧锣密鼓”作为汉语中的常用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发展过程中节奏紧凑、行动迅速的特点。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也在正式场合如新闻、报告、政策解读中频繁出现。
通过以上表格的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掌握“紧锣密鼓”的含义、用法以及相关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在实际写作或口语交流中,合理运用这类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