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正色什么意思】“危言正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严肃、态度庄重,语气坚定,不轻易妥协。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都有一定的使用频率,尤其在描述一个人面对问题时表现出的坚定立场或严肃态度时更为常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危言正色 |
拼音 | wēi yán zhèng sè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为人也,危言正色,以求其志。” |
字面意思 | “危言”指正直、严肃的言论;“正色”指神色庄重。合起来表示说话严肃、态度端正。 |
引申义 | 形容人说话有分量、态度坚定,不苟且、不妥协。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写人物在面对困难、压力或争议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态度。 |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描述人物态度 | 他面对质疑时,始终危言正色,毫不退让。 |
表达坚定立场 | 在会议上,他危言正色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
用于文学作品 | 小说中的人物常常以危言正色的姿态出现,体现其正义感。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正言厉色、义正辞严、刚正不阿 |
反义词 | 委曲求全、低声下气、软弱无能 |
四、总结
“危言正色”是一个具有较强道德色彩和严肃语气的成语,强调说话者的正直与坚定。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运用,避免过度夸张或误用。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及相关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表达方式,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