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济相关成语】“兼济”一词源于《孟子·尽心上》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当一个人在仕途顺利时,应努力帮助他人,实现社会的共同福祉。因此,“兼济”常与“仁爱”“助人”“济世”等理念相联系,体现出一种积极入世、扶危济困的精神。
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与“兼济”的精神内涵相近,它们不仅表达了对社会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是一些与“兼济”相关的成语及其含义总结:
兼济相关成语总结表
成语 | 含义 | 与“兼济”的关系 |
兼济天下 | 指在自己得志时,也要帮助天下人,实现共同幸福。 | 直接体现“兼济”的核心思想 |
济世安民 | 救济百姓,使国家安定。 | 强调对民众的关怀与责任 |
仁心仁术 | 心地善良,医术高明。 | 虽多用于医学,但也可引申为对人的关爱 |
乐善好施 | 喜欢做善事,乐于施舍。 | 体现助人为乐的精神,与“兼济”相通 |
扶危济困 |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 | 直接表达对弱者的救助,符合“兼济”理念 |
雪中送炭 | 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帮助。 | 强调在关键时刻的帮助,体现责任感 |
精忠报国 | 忠诚报效国家。 | 虽侧重忠诚,但也包含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 |
大公无私 | 公正无私,不谋私利。 | 体现为公精神,与“兼济”精神一致 |
以天下为己任 | 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 表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从自身修养到治理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 包含“兼济”的理想追求 |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社会责任、关爱他人、追求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虽然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但“兼济”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个人成功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发展与他人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