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登金陵凤凰台翻译及赏析

2025-09-05 04:05:17

问题描述:

登金陵凤凰台翻译及赏析,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5 04:05:17

登金陵凤凰台翻译及赏析】《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他游览金陵(今南京)时。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忧思。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二、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游玩,如今凤凰已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高台和滔滔江水。

吴国宫殿的花草早已埋没在荒凉的小路上,晋代的达官贵人也成了古墓中的尘土。

三座山峰一半隐没在青天之外,两条江水将白鹭洲分隔开来。

只因为浮云能够遮住太阳,我看不到长安,心中不由生出无限忧愁。

三、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内容
作者 李白(唐代)
体裁 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李白游览金陵(今南京)时所作,借古抒怀
主题思想 感叹历史变迁,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艺术特色 借景抒情、对比手法、用典自然、语言凝练
名句分析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象征小人当道、忠良被蒙蔽,表达对朝廷腐败的不满与忧国情怀

四、表格:内容与情感对照

句子 内容描述 情感表达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描写凤凰台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冷清 怀旧、失落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历史更替,昔日辉煌已成遗迹 感叹、悲凉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自然景色壮阔,衬托历史的渺小 豪迈、开阔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忧郁、沉痛

五、结语

《登金陵凤凰台》不仅是李白对金陵风光的描绘,更是他对历史、现实与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盛极一时的王朝兴衰的感叹,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忧虑。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艺术才华与深沉情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