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楫什么意思】“中流击楫”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东晋时期的历史故事,常用来形容人有坚定的志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下面我们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及相关人物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成语来源
“中流击楫”出自《晋书·祖逖传》。据记载,东晋名将祖逖年轻时就立志北伐,收复中原。他曾在长江中流击楫(即敲打船桨),表示自己决心恢复河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一举动成为后世赞扬其壮志豪情的象征。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中流击楫 |
拼音 | zhōng liú jī jí |
出处 | 《晋书·祖逖传》 |
释义 | 在江心击打船桨,比喻立志奋发、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 |
引申义 | 表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 示例句子 |
赞扬志士 | 他年少时便有“中流击楫”之志,立志为国效力。 |
鼓励他人 | 面对困难,我们应学习古人“中流击楫”的精神。 |
历史评价 | 祖逖“中流击楫”的事迹,成为后世励志的典范。 |
四、相关人物——祖逖
人物 | 祖逖 |
朝代 | 东晋 |
身份 | 名将、民族英雄 |
主要事迹 | 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激励将士 |
历史评价 | 被称为“中流砥柱”,象征忠诚与勇敢 |
五、成语的现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流击楫”不仅用于历史回顾,也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斗志,坚持理想。它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进取、不轻言放弃的精神状态。
六、总结
“中流击楫”是一个充满力量与激情的成语,源于东晋名将祖逖的英勇事迹。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志向和决心,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一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
成语 | 中流击楫 |
含义 | 志向坚定、勇往直前 |
出处 | 《晋书·祖逖传》 |
人物 | 祖逖 |
用法 | 赞扬志士、激励人心 |
现代意义 | 鼓励奋斗、坚守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