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余点和距点】在绘画、设计及几何学中,余点和距点是透视法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用于帮助艺术家更准确地表现空间感和物体的立体感。虽然这两个术语听起来有些抽象,但理解它们的实际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透视原理。
一、
余点(也称为“消失点”)是指在透视图中,所有与画面垂直的线条(如建筑物的边线)向远处延伸后交汇的一点。通常在一点透视或两点透视中出现,是构建三维空间的关键参考点。
距点则是指在两点透视中,用来确定视平线上两个余点之间的距离的点。它主要用于控制视角的宽度,帮助画家判断物体在画面中的比例和位置。
这两者共同作用于透视系统中,使得二维画面能够呈现出真实的三维效果。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余点(Vanishing Point) | 距点(Distance Point) |
定义 | 所有平行线在远处交汇的点 | 用于确定余点之间距离的辅助点 |
应用场景 |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 两点透视 |
功能 | 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方向和位置 | 控制画面视角的宽度和比例 |
数量 | 一个或多个(根据透视类型) | 通常为两个(左右各一个) |
与视平线关系 | 位于视平线上 | 通常不在视平线上,而是通过连线确定 |
用途 | 构建空间结构,增强立体感 | 协助绘制透视网格,调整视觉效果 |
三、实际应用示例
- 余点:在画一条街道时,道路两侧的边线会向远方汇聚到一个点,这个点就是余点。
- 距点:在画一个房间时,如果采用两点透视,那么需要从两个余点分别引出线,交于距点,以确保透视比例正确。
四、结语
余点和距点虽是抽象概念,但在实际绘画和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两个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描绘空间,提升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