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流注时间口诀】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循行有一定的规律和时间顺序。古人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与经验总结,形成了“十二经脉流注时间口诀”,用于指导人体脏腑功能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活跃程度,对养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十二经脉流注时间口诀概述
十二经脉按照时辰顺序依次流注,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脉的活跃时段。这种规律被称为“子午流注”,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掌握这一口诀,有助于人们在不同时间调整生活节奏,顺应自然节律,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二、十二经脉流注时间口诀内容
以下为十二经脉流注时间口诀:
- 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
- 丑时(1:00~3:00):肝经当令
- 寅时(3:00~5:00):肺经当令
- 卯时(5:00~7:00):大肠经当令
- 辰时(7:00~9:00):胃经当令
- 巳时(9:00~11:00):脾经当令
- 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
- 未时(13:00~15:00):小肠经当令
- 申时(15:00~17:00):膀胱经当令
- 酉时(17:00~19:00):肾经当令
- 戌时(19:00~21:00):心包经当令
- 亥时(21:00~23:00):三焦经当令
三、十二经脉流注时间表
时辰 | 时间段 | 经脉名称 | 功能简述 |
子时 | 23:00~1:00 | 胆经 | 主决断、助消化 |
丑时 | 1:00~3:00 | 肝经 | 主疏泄、藏血 |
寅时 | 3:00~5:00 | 肺经 |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
卯时 | 5:00~7:00 | 大肠经 | 主传导、排泄 |
辰时 | 7:00~9:00 | 胃经 | 主受纳、腐熟水谷 |
巳时 | 9:00~11:00 | 脾经 | 主运化、统血 |
午时 | 11:00~13:00 | 心经 | 主血脉、神志 |
未时 | 13:00~15:00 | 小肠经 | 主分清别浊、吸收营养 |
申时 | 15:00~17:00 | 膀胱经 | 主贮尿、排尿 |
酉时 | 17:00~19:00 | 肾经 | 主藏精、主水、主骨生髓 |
戌时 | 19:00~21:00 | 心包经 | 主护卫心脏、疏通气血 |
亥时 | 21:00~23:00 | 三焦经 | 主水液代谢、通行元气 |
四、结语
“十二经脉流注时间口诀”不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借鉴的养生指南。了解并顺应这些经脉的活动规律,有助于提升身体机能、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配合经脉的自然节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健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