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本期《自然》介绍了Shaotang Song等人关于Janus石墨烯纳米带(JGNRs)的研究,通过不对称引入拓扑缺陷阵列,打破了结构对称性, ...
胡懿娟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博士学位,曾任美国Emory大学教授。2024年7月,她回归母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见证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我国计划在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的关键 ...
范勇教授团队在类胚胎模型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创建形态学和转录组上高度模拟人类正常囊胚的4CL-blastoid,并在《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
云南省科技厅公示了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验收结果,共有27个项目通过验收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自2025年1月16日至1月2 ...
内容总结本研究由日本早稻田大学创意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矢口哲也和日本Goodpatch设计公司的藤沼拓巳合作完成,论文标题为《由社交网络服务发 ...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王晓玉科研团队在《Engineering》期刊上发表研究,指出氨基酸转运蛋白LAT2的减少是导致老年人蛋白质利用受损的关 ...
内容总结(200字以内):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两项重要项目指南。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旨在吸引外籍优秀学术带头人组建 ...
河南省科技厅与财政厅联合发布通知,面向开封市、平顶山市、信阳市以及唐河县、淅川县、郑州市金水区等地的科技、财政管理部门,征集2025年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知识传播媒介与传播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Z世代,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这种转变导 ...
最新一期《心脏》杂志发布的研究指出,视网膜血管“指纹”可预测中风风险,其准确度与传统风险因素相当。视网膜血管网络与大脑血管系统具有 ...
西班牙基因组调控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研究,首次结合蛋白质形状与基因序列数据,提高了进化树的构建准确性。传统方法在 ...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伦茨·克劳斯于1月16日访问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并发表了题为《科学能否为应对我们时代的最大 ...
2024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首次依据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励条例》颁发杰出科技成就奖。本次共有2名个人和14项成果获奖,其中 ...
数字化时代,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带来了巨大变革,但40-60岁的中年群体,尤其是高校教职工,面临AI工具使用的挑战。上海市人大代表张金龙提 ...
科学网自2007年上线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在全球华人科学家中享有较高声誉。2025年1月,科学网正式推 ...
2024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颁发了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共有2名个人和14项成果获奖。这是《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励条例》修订后的首次评 ...
1992年,魏世成等青年学者参加了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魏世成因口腔医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交叉研究入选交叉学科分会场。当时“交叉学 ...
唐卿博士在2018年接受了一项艰巨任务——创建地球10亿至8亿年前的化石数据库。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该研究终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填补 ...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成功突破了“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检测常规的氢原子核,还能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