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自然》发表研究,有望推动盐碱地水稻开发利用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5-01-31 21:10:23来源:
中国科学家通过大规模筛选和鉴定,成功定位克隆到两个水稻耐碱-热基因ATT1和ATT2,其中ATT2有望成为“后绿色革命”基因。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团队合作,在《自然》上发表研究成果,提出精准调控赤霉素至中等水平是提高水稻碱-热耐受性和产量的关键。研究发现,中等浓度活性赤霉素能平衡ROS与H3K27me3甲基化水平,增强水稻抗逆性。ATT2通过微调赤霉素水平,有望突破半矮秆绿色革命品种的抗逆性与产量瓶颈。这些发现为盐碱地开发利用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了新策略。
该研究还提出了两种微调赤霉素至中等水平的方法,包括通过遗传工程改良ATT2基因和外源施加适量赤霉素,这些方法有望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的育种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多个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的资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