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总结
牛津大学人类行为与技术教授安德鲁·普日比尔斯基指出,尽管存在对科技影响大脑的广泛担忧,但他认为没有证据表明科技本身比生活更具破坏性。他批评了许多低质量研究夸大科技负面影响的现象,并指出这些研究往往缺乏科学严谨性。同时,牛津大学出版社将“脑腐”选为年度词汇,形容过度消费低质量网络内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该词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行。
研究表明,屏幕时间对儿童大脑的“功能连接性”没有负面影响,且对心理健康自我报告也无负面影响。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指出,一些研究发现的问题性互联网使用对大脑结构的影响并不适用于普通人群,且大脑的可塑性极强。他们呼吁人们学会合理使用屏幕,管理电子设备使用,保持生活平衡,而不是过度担忧科技对大脑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