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什么意思】脑梗,全称为“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属于缺血性中风。它是指由于脑部供血的血管被堵塞,导致脑组织因缺氧而发生坏死或功能障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一、脑梗的定义与成因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脑梗(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
常见病因 |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塞(如心源性栓子)等。 |
发病机制 | 血管内皮损伤 → 血小板聚集 → 血栓形成 → 血流中断 → 脑组织缺血坏死。 |
二、脑梗的类型
类型 | 说明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 | 最常见类型,多由颈动脉或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 |
血栓性脑梗 | 由于血管内形成血栓,阻断血流。 |
栓塞性脑梗 | 外来物质(如血栓、脂肪、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部,堵塞血管。 |
腔隙性脑梗 | 小血管病变引起的微小梗死,常位于脑深部。 |
三、脑梗的症状表现
症状 | 说明 |
突发性偏瘫 | 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常见于面部、手臂、腿部。 |
言语障碍 | 说话含糊不清、理解困难或无法表达。 |
视力问题 | 一侧或双侧视力模糊、视野缺失。 |
头晕、平衡障碍 | 可能伴随行走不稳、眩晕。 |
意识改变 | 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或意识模糊。 |
四、脑梗的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头颅CT检查 | 快速排除出血性中风,但早期可能显示不明显。 |
头颅MRI检查 | 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脑梗病灶。 |
脑血管造影 | 用于明确血管狭窄或闭塞部位。 |
血液检查 | 如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辅助判断危险因素。 |
五、脑梗的治疗原则
治疗方式 | 说明 |
溶栓治疗 | 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可恢复血流。 |
抗血小板治疗 |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进一步形成。 |
抗凝治疗 | 对某些特定患者(如心源性栓塞)使用肝素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
康复治疗 | 包括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等,促进恢复。 |
六、脑梗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 说明 |
控制基础疾病 |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
健康饮食 | 低盐、低脂、高纤维,多吃蔬菜水果。 |
适量运动 |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戒烟限酒 |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重要危险因素。 |
定期体检 | 早期发现并干预脑血管病变风险。 |
总结:
脑梗是一种由于脑部供血受阻而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其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和栓塞等。及时识别症状、迅速就医、规范治疗和积极预防是降低脑梗发生率和致残率的关键。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减少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