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明器的汉语大词典

2025-08-13 14:31:12

问题描述:

明器的汉语大词典,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14:31:12

明器的汉语大词典】“明器”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常出现在古代文献、考古研究以及民俗文化中。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承载了古人对生死观、丧葬习俗及社会等级制度的理解。以下是对“明器”的详细解释与整理。

一、

“明器”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器物,通常指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或仿制品,象征着死者在阴间的日常生活所需。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盛行于汉唐,宋以后逐渐减少。明器种类繁多,包括陶器、瓷器、木器、玉器等,形式多样,既有实用器皿,也有象征性装饰品。

在《汉语大词典》中,“明器”被定义为“古代殉葬用的器物”,并指出其功能不仅是供死者使用,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工艺水平和宗教信仰。此外,“明器”有时也被引申为“虚设之物”,比喻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

二、表格:明器相关释义与出处

词语 释义 出处 备注
明器 古代殉葬用的器物,如陶俑、陶器等 《汉语大词典》 常见于墓葬出土文物
明器 指虚设之物,无实际作用 《后汉书·王符传》 引申义,比喻不实之物
明器 指人死后所用的器具,象征阴阳两界 《礼记·檀弓上》 与丧葬礼仪相关
明器 汉代以后常用,以陶制为主 《汉书·霍光传》 考古发现较多
明器 含有宗教色彩,如佛像、经卷等 《隋书·经籍志》 隋唐时期佛教影响加深

三、结语

“明器”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古代人的生死观念,也展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社会结构。通过对《汉语大词典》中“明器”一词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词汇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意义。在现代,明器更多地被用于考古研究与文化传承,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座桥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