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昂的意思是什么】“趾高气昂”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傲慢、自大。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显得非常得意和骄傲的样子,用来比喻人因得意而表现出高傲的姿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趾高气昂 |
拼音 | zhǐ gāo qì áng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今君之疾,不与病同,是谓‘趾高气昂’。” |
释义 | 形容人因得意而骄傲自满,态度傲慢。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过于自大。 |
近义词 | 傲慢自大、目中无人、自命不凡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低声下气、谦逊有礼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工作场合:某员工在会议上表现得趾高气昂,不听取他人意见。
2. 日常生活:有人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趾高气昂,让人感到不舒服。
3. 社交关系:一些人喜欢在朋友面前趾高气昂,炫耀自己的成就。
三、总结
“趾高气昂”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因得意而表现出傲慢的态度。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常常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和低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因此,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表达和沟通中更加得体。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含义,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