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资料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是中唐时期的重要文人之一。他的诗风刚健有力,语言简练,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代表作有《陋室铭》《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刘禹锡生平简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刘禹锡 |
字 | 梦得 |
出生年份 | 772年 |
去世年份 | 842年 |
籍贯 | 洛阳(今河南洛阳) |
所处朝代 | 唐代 |
身份 | 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
代表作品 | 《陋室铭》《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主要成就 | 诗歌创作、哲学思想、政治改革 |
个人风格 | 刚健豪放、富有哲理、关注现实 |
刘禹锡的主要贡献
1. 文学成就
刘禹锡以诗歌见长,其作品题材广泛,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 哲学思想
他在哲学上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同时也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3. 政治参与
他曾参与“永贞革新”,支持王叔文进行政治改革,虽最终失败,但体现了他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入世的精神。
4. 教育影响
他在担任地方官期间,重视教育,提倡文化普及,对当地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刘禹锡的名言警句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出自《陋室铭》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出自《秋词》
刘禹锡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