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翻译

2025-10-01 03:47:48

问题描述: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翻译,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03:47:48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及翻译】《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赵策四》中的一篇著名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向赵国求援,赵太后因溺爱幼子而拒绝出兵。大臣们纷纷劝谏,但皆无果。最终,老臣触龙以巧妙的言辞劝说赵太后,使其明白国家大义高于个人情感,从而同意出兵。

一、文章总结

这篇文章通过触龙与赵太后的对话,展现了古代政治家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智慧与策略。触龙没有直接批评赵太后,而是从“爱子”入手,先取得她的认同,再逐步引导她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这种迂回劝谏的方式,体现了高超的外交手段和心理战术。

文章语言生动,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是古代散文中的典范之作。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触龙言曰:“今有一人,年五十,而子年十岁,其父死,其母哭之,哀而不伤。” 触龙说:“现在有一个人,五十岁,他的儿子才十岁,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他哭泣,悲伤却不至于伤心过度。”
太后曰:“然。” 赵太后说:“对。”
触龙曰:“夫人知其子,莫如母;知其父,莫如子。今太后之爱燕后,甚于爱少子。” 触龙说:“母亲了解自己的儿子,没有比母亲更清楚的;儿子了解父亲,也没有比儿子更了解的。现在太后对燕后的爱,超过了对小儿子的爱。”
太后曰:“然。” 赵太后说:“对。”
触龙曰:“夫爱子,非不欲其安也,然则为之计深远者,乃所以爱之也。” 触龙说:“爱孩子,不是不想让他平安,但能为他长远考虑的人,才是真正地爱他。”
太后曰:“然。” 赵太后说:“对。”
触龙曰:“今太后之令,使燕后得嫁,必令其择良婿,善养之,然后遣之。若不择良婿,不善养之,则虽爱之,亦不能安也。” 触龙说:“现在太后如果让燕后出嫁,一定会让她选择好丈夫,好好抚养她,然后再送她出嫁。如果不选好丈夫,不妥善抚养她,那么即使爱她,也不能让她安心。”
太后曰:“然。” 赵太后说:“对。”
触龙曰:“今赵国之君,年少,太后之权,重于群臣。若不立贤君,而立少子,则国危矣。” 触龙说:“现在赵国的君主年纪尚小,太后掌握实权,超过群臣。如果不立贤明的君主,而只立年幼的儿子,国家就会危险了。”
太后曰:“然。” 赵太后说:“对。”
触龙曰:“故今日之计,莫如先立君,而后图国事。太后若能以国家为重,岂不美哉?” 触龙说:“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不如先立君主,再考虑国家大事。太后如果能以国家为重,岂不是更好吗?”
太后曰:“善。” 赵太后说:“好。”
于是太后许之,出兵。 于是赵太后答应了,派兵出征。

三、文章启示

1.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触龙没有直接批评赵太后,而是从情感出发,先赢得她的认同,再讲明道理。

2. 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情感:赵太后最终意识到,作为一国之母,应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是仅凭个人情感行事。

3. 劝谏的艺术:触龙的劝谏方式体现了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政治智慧,值得后人学习。

结语

《触龙说赵太后》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政治寓言。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既要讲情,也要讲理,更要懂得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整体利益的决定。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