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成语解释】“得心应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时非常熟练、自如,能够轻松地掌握和运用。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一个人对某项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反映了其内心的自信与从容。
一、成语解释
- 成语:得心应手
- 拼音:dé xīn yìng shǒu
- 释义:心里怎么想,手上就怎么做,比喻做事有把握,非常顺利,得心应手。
- 出处:出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近义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信手拈来
- 反义词:力不从心、手足无措、无从下手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说明 |
工作中 | 他做这份工作已经三年了,现在真是得心应手。 |
学习中 | 她对这门课程已经很熟悉,做起题来得心应手。 |
技能展示 | 他在舞台上表演时,动作流畅自然,显得得心应手。 |
三、用法示例
1. 这位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讲解起来得心应手。
2. 他练书法多年,写起字来得心应手。
3. 在团队合作中,她总是能够得心应手地协调各种任务。
四、成语寓意
“得心应手”强调的是内在能力和外在表现的高度统一。它不仅仅是技巧上的熟练,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只有真正掌握了某项技能,并对其充满信心,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
总结:
“得心应手”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表现出的熟练与自如。它不仅是对技能的肯定,更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认可。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