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死有余辜的释义

2025-08-22 10:29:21

问题描述:

死有余辜的释义,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2 10:29:21

死有余辜的释义】“死有余辜”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民死亡者,非其罪也;而死者有余辜。”原意是说一个人即使死了,仍然觉得他的罪行没有被完全惩罚,仍有余罪未偿。后来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即使被处死也无法抵消其罪行,表达强烈的谴责和愤慨。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死有余辜
拼音 sǐ yǒu yú gū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
基本含义 形容人罪大恶极,即使死了仍觉得罪行未尽,应受更严厉的惩罚
使用场景 多用于对罪犯或行为恶劣者的强烈谴责
近义词 罪不容诛、恶贯满盈、十恶不赦
反义词 功过相抵、无罪可罚、清白无辜

二、使用示例

1. 历史人物:如秦朝暴君赵高,其行为残暴,百姓深受其害,后人常用“死有余辜”来形容他。

2. 现代语境:在新闻报道中,常用于描述某些犯罪分子,如杀人犯、贪污腐败者等,表示其罪行极其严重。

3.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影视剧中,常用于塑造反派角色,增强其邪恶形象。

三、常见误区

- 误用场合:有些人将“死有余辜”用于普通过错,这是不恰当的,该成语强调的是极端严重的罪行。

- 感情色彩: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和道德批判,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对象。

- 搭配习惯:通常与“罪行”、“行为”、“恶行”等词搭配使用,不能单独使用。

四、总结

“死有余辜”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评判色彩的成语,适用于对罪行极其严重的个体进行严厉谴责。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正义与惩罚的深刻理解。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准确传达情感与立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