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满地芦芽短意思蒌蒿满地芦芽短诗句的意思是什么】“蒌蒿满地芦芽短”是一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这句诗描绘了初春时节江边的自然景象,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是古诗中极具代表性的写景名句。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该句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全诗如下: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题诗,通过描绘春天江边的景色,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诗句含义解析
词语 | 含义 | 解释 |
蒌蒿 | 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在水边或湿地 | 表示春天到来,水边植物开始生长 |
满地 | 遍布 | 形容蒌蒿生长茂盛,覆盖地面 |
芦芽 | 芦苇的嫩芽 | 指芦苇刚刚发芽,说明季节为早春 |
短 | 嫩小 | 描述芦芽刚长出,尚未长大 |
整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是:蒌蒿遍布地面,芦苇的嫩芽刚刚冒出,显得又短又嫩。这描绘的是早春时节江边的景象,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三、诗句的艺术特色
1. 画面感强:通过“满地”、“短”等词,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江边的自然画卷。
2. 用词简练:短短七个字,却包含丰富的意象和季节特征。
3. 寓情于景: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
“蒌蒿满地芦芽短”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一句经典诗句,描绘了初春时节江边的自然景象。通过简洁的语言,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诗句原文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字面意思 | 蒌蒿遍布地面,芦芽刚刚冒出,显得短小 |
诗意内涵 | 描绘初春江边的自然景象,表现春天的生机 |
艺术特点 | 画面感强、语言简练、寓情于景 |
如需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其他部分或相关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