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一、文章总结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其诗集之中。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寺中桃花初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全诗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风格中的细腻与含蓄。
该诗通过对比“人间四月芳菲尽”与“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揭示了季节变化的差异以及自然规律的奇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淡淡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内容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大林寺桃花》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原文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创作背景 | 据传白居易在庐山大林寺游览时,正值四月,山下已无花可赏,而山上桃花刚刚盛开,由此引发诗思。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与惋惜,感叹时光流逝,同时也体现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感悟。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对比手法运用巧妙,情感真挚自然。 |
文学地位 | 属于白居易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广泛流传,深受后人喜爱。 |
影响与评价 | 被认为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佳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意境或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